文明程度提高有哪些

时间:2024-02-27 16:41:01
文明程度提高有哪些

文明程度提高有哪些

文明程度提高有哪些,文明是对群体的也是对一个民族文化的发扬,礼仪是传承千百年的教养,文明礼仪可以让这个世界变得友爱而谦让,温和且和谐,下面分享文明程度提高有哪些。

  文明程度提高有哪些1

面向城乡基层扎实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

九层之台,起于累土。提高社会文明程度,要坚持面向基层、重心下移,把文明理念融入日常生活,把价值要求植入群众心中,让文明因子“日用而不觉”。

在城乡基层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盘活基层、打牢基础的一项重大改革,打造了统筹推进学习科学理论、宣传党的政策、践行主流价值、丰富文化生活、推动移风易俗的综合平台。提高社会文明程度,要认真落实《建议》提出的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要求,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推动这项工作同乡村振兴、基层党建贯通融合,实现更大发展。志愿服务体现社会责任意识和奉献精神,是现代文明的一个醒目标志,也是人们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明实践活动。要推动志愿服务制度化、社会化、专业化,健全志愿服务体系,弘扬志愿精神,完善褒奖激励、政策扶持、法律保障措施,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风尚。深入开展培育文明风尚行动,深化爱国卫生运动,全面推行垃圾分类,促进全民养成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开展“反对浪费、崇尚节约”教育实践活动,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弘扬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完善诚信建设长效机制,加大诚信缺失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力度,营造不敢失信、不能失信、不愿失信的社会环境。加强网络文明建设,倡导文明办网、文明上网、文明用网。抓好文明旅游、文明交通、文明观赛等工作,强化人们的公共意识、规则意识、文明意识。

以科学化制度化巩固拓展文明创建工程

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是人民群众改造社会、共建共享美好生活的伟大创举,对于改善城乡环境面貌和群众精神风貌、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和居民生活品质、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各级党委政府组织动员社会各方面参与精神文明建设、共促文明进步的有力抓手。

目前,文明创建工程已经形成较为完整的工作体系,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评选表彰制度不断完善,示范带动多层次多领域的文明创建活动蓬勃开展。广大人民群众从一个个气象崭新的城市、村镇、社区、企业、机关、家庭、学校中,充分感受到文明创建带来的巨大变化,也在亲身参与文明创建中受到教育、得到提高。

提高社会文明程度,要坚持文明创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战略相适应相匹配,加强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不断提升创建工作水平。文明城市创建,要在巩固提高已有的全国文明城市创建质量基础上,树立工作新标杆、明确创建新方向,加大县级文明城市创建力度,构建创建新格局;文明村镇创建,要在“十三五”末全国县级及以上文明村镇占比达到50%的基础上,聚焦培育文明乡风,重内涵、重质量、重实效,实现“十四五”时期文明村镇创建工作稳步发展;文明单位创建,要加强对企业、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社区的分类指导,并积极向非公组织延伸辐射。各类创建活动都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多办群众关心、基层需要、社会关注的好事实事,既搞好基础设施等“硬环境”建设,更注重精神层面建设,打造崇德向善、文明和谐的“软环境”。坚持完善创建指标和测评体系,发挥“风向标”“指挥棒”作用,用系统观念推动各项创建工作彼此呼应、一体推进,促进文明创建常态化长效化。

不断丰富和改善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文以载道、文以植德、文以化人,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力量是统一的。我们要用积极健康、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提振精气神、孕育好风尚。

不断丰富和改善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要求文化文艺工作者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积极参与“扎根生活沃土,服务基层群众”主题实践,坚持讲品位、讲格调、讲责任,抵制低俗、庸俗、媚俗,创作生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围绕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深入实施中国传统节日振兴工程,广泛开展“我们的节日”、记住乡愁等主题活动,做好考古文物、非遗项目、传统村落等保护利用,让中华文化焕发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建好用好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烈士陵园等党和国家的红色基因库,以革命文化激励人们奋勇前进。日益活跃丰富的基层群众文化生活,是群众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生动载体。要推动全民阅读活动、全民健身运动、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农民丰收节、戏曲进校园、农家书屋、“三下乡”等工作深入开展,加强社区文化、广场文化、村镇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单位文化建设。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建设,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让人民群众享有更加充实、更为丰富、更高质量的精神文化生活。

  文明程度提高有哪些2

长时段观察中国社会的风气变迁,文化史学者可能会用“清新社会”来形容近年来公共场域的改观。在餐馆,适量点餐、文明用餐已成当代饮食守则;在景区,乱扔垃圾、折枝摇树的现象越来越少;红白喜事,婚事新办、丧事简办成为新礼俗……党的十八大以来,一系列文明风尚建设,净化着社会陋习和不良风气。文明、理性正在成为时代的底色,支配着我们的公共生活。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近期发生在公共场域的一些不文明行为乃至违法事件才显得格外刺目,引发舆论普遍谴责。因坐过站,重庆万州一乘客与司机争执互殴,车辆坠江;同样的原因,北京一乘客抄起整箱牛奶砸向司机,造成事故;高铁和公交上公然“霸座”,无理取闹;面对警察的正常执法,撒泼打滚、胡搅蛮缠……此类不文明行为的个案,引发网友留言:你的公民素质已“欠费”,文明“余额”已不足。对不文明行为的态度,体现着一个社会的道德水准。某种程度上,公众的“义愤”构成了健康社会的免疫力,形成了社会向善的道德土壤。

“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该巍然耸立”。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的物质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的精神文明也应“水涨船高”。否则,就像有网友批评“霸座”者:“你的素质配不上你乘坐的`高铁”。的确,仓廪实而知礼节,每个时代都有相匹配的时代精神与公共守则。乡间大客车或许可以“喊一嗓子、停一脚”,城市公交却必须到站才能停车;熟人社会,很多事还可以“行个方便”,现代社会,尊重规则是对权利的保护。我们要让美德和善举挤压自私与冷漠,以公共文明塑造公共场域,构建匹配我们时代的精神文明。

有人这样定义公共文明:根植于内心的修养,无须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相较于物质生活的富足,日常举手投足的审美,更能折射一个社会的文明。公共场合不要大声接打电话、自助餐厅按需取餐不“哄抢”、后面有人别着急关电梯,这样的文明细节不仅仅是行为上的规范,也意味着一种精神上的自制、自觉和对他人的尊重。在现代社会,教养是一个人最好的名片。对整个社会来说,实现精神上的现代化也是一次文明再造的契机,通过持之以恒的努力,给传统以新生,给岁月以文明。

文明其表,制度其里。任何一种文明的成长和成熟,都离不开规则和制度的支撑。社会学家认为,信任是为了简化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关系。法治和规则同样如此。在一个13亿多人口的超大规模社会中,如果人与人之间的每一次合作,都需要不断的打量和试探,社会如何维系,文明又如何延展?就像机动车要靠右行驶一样,如果有人“赶时间”选择逆行,固然得到了一时的便捷,但也制造着安全隐患。正因如此,我们信仰法治、遵守规则,是为了让公共空间变得稳定、可预期。规则是文明的内化,被普遍遵行的规则就像安全带一样,是社会健康运行的安全保障。

公共场域的文明代表着一个民族的精神成熟。思想者说,对文明的真正检验,不在于人口多寡,不在于城市规模,不在于庄稼产量,而在于看这个国家造就出了什么样的人。正如在一滴水中折射出太阳,一个果壳里藏着整个宇宙,现代社会,每个人都是文明的因子。文明不仅仅体现在精神层面,更体现在你我日常的举手投足、洒扫应对。尤其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当中国出境游突破1.3亿人次,每一个乱丢的瓶子、乱闯的红灯,都有可能影响别人的文明观感。这就需要我们以“文明使者”的自觉,体现出和大国身份相适应的文明教养,与“礼仪之邦”相匹配的中华风范。

“一个没有精神力量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一项没有文化支撑的事业难以持续长久。”构建匹配我们时代的精神文明,就是唤起人们心中的文明因子,并让它开枝散叶,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和文明习惯。而我们社会也将因这一巨大的精神力量,闪耀出既传统又现代的文明之光,照亮前路、引领未来。

  文明程度提高有哪些3

第一节 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

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健全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的工作体系。建立健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和长效机制,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持续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加强革命文化研究阐释和宣传教育,弘扬党和人民在各个历史时期奋斗中形成的伟大精神。完善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法律政策体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融入法治建设和社会治理,体现到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全过程。完善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齐抓共管机制。

第二节 发展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加强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整体性系统性研究、出版传播、宣传阐释,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等建设,建好用好“学习强国”等平台。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完善义项系,深入实施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工程,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

第三节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深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强化重要文化和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加强文物科技创新,实施中华文明探源和考古中国工程,开展中华文化资源普查,加强文物和古籍保护研究利用,推进革命文物和红色遗址保护,完善流失文物追索返还制度。建设长城、大运河、长征、黄河等国家文化公园,加强世界文化遗产、文物保护单位、考古遗址公园、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系,加强各民族优秀传统手工艺保护和传承。

第四节 持续提升公民文明素养

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大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开展国家勋章、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和时代楷模、道德模范、最美人物、身边好人的宣传学习。实施文明创建工程,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科学规范做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校园、文明家庭评选表彰,深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完善市民公约、乡规民约、学生守则、团体章程等社会规范,建立惩戒失德行为机制。弘扬诚信文化,建设诚信社会。广泛开展志愿服务关爱行动。提倡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开展以劳动创造幸福为主题的宣传教育。加强网络文明建设,发展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

《文明程度提高有哪些.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